
全 時 社 論
浮 夸 的 行 銷
無法確保農民的收益
桃園市新聞記者公會 理事長 陳中興
今年氣候得宜,國內各類水果盛產,但產銷鏈未能配合,以致接連出現香蕉、鳳梨、火龍果滯銷,市場價格大幅滑落,讓果農欲哭無淚!農業官員束手無策,只有靠食品公司扮演社會企業,以高於市價收購滯銷水果,來穩定價格;農業單位的怠惰,引來輿論一片撻伐,前農糧署長陳建斌因此丟官。
工業大城的桃園,果樹栽種面積不大,以復興區拉拉山的水蜜桃為最大宗;桃園市農業局為了帶動水蜜桃經濟,每年都會透過農業局行銷拉拉山水蜜桃;但是,今年受到年金改革影響,內需市場萎縮,民眾消費力遽降;桃園市府農業局編列高額行銷費用,並聘請公關公司舉辦大型活動,來推銷拉拉山水蜜桃,避免步入滯銷的命運。
只是,動輒數十萬元的水蜜桃行銷費用,得標的公關公司虛應的辦場活動,即告履行合約;這種浮夸的行銷,並沒有為水蜜桃果農謀得利益,反倒是市場更加冷清,從今年桃園市政府廣場水蜜桃攤位數,只有一、二家就能看出端倪。
協助、輔導農民行銷農作,是桃園市府農業局責無旁貸的責任,而農業行銷專業難度不高,擁有五個科的農業局,竟然仍需假公關公司之手才能完成;相較教育局多數局內、局外活動,都是自行辦理,少有發包公關公司承辦;從這點來看,農業局行銷專業人才培育,還有待加強,有必要借鏡新聞處、教育局的做法。
桃園市升格後,承接十三鄉鎮市公庫大筆財政結餘,市府才能有充裕的經費供各局處編列預算,建設市政;不過,從桃園市府農業局行銷水蜜桃一事來看,應省未省,出現揮霍;監督市政的市議會,應該從嚴監把關該局預算,避免浪費公帑情事一再發生。